无论观影之后褒贬如何,《第二十条》的热映都会促进法治进步
可是,不少的法律人却对该片的观点却是一概性的否定及批判。有人对影片挑出了不少的法律错误,有人讲影片根本没有司法现实根据,有人称如此普法属于误导了观众,甚至还有人撰写文章称要抵制这个影片,称其丑化了律师形象,传播了不当的办案方式......真的如此吗?
须知,这是一部电影,不是纪录片,更不是某个案件的办理过程、庭审现场,怎么可能经得起众法律人以司法办案的严谨性、严肃性和现实性来一一审视呢?
此外,作为电影,它所要面对的是大多没有法律知识基础的社会大众,更多的需要以通俗化的场景或冲突来讲明背后的法律问题。例如,片中大量突出了公安办理治安案件、检察院内部工作环境、司法结果对涉案人员家庭造成影响等负面事例,哪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来一一要求?生活本就是不完美的,也许,这就是这个影片的成功之处。
也许有人会说,影片中的角色错位、剧情安排,根本不具有现实可参照性和执行性。就像今天在微信群里有位网友说的,具体的司法过程及判决影响的是法律圈和案件当事人,可电影影响群体是普通大众,当电影里的普法效果为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所接受之后,未来必将倒逼整个法律圈乃至司法机关推进法治进程。
律师抱怨自己的当事人不理解不支持自己,抱怨自己的法律观点在某些司法人员那里根本讲不明白,抱怨自己的法律主张得不到社会大众的理解和支持,不正是社会大众法律认识不高的原因吗?
随着《第二十条》的热映,受其影响及启发,会不会有人在别人被霸凌时自己挺身而出,会不会受司法机关追究时引用“法不该向不法让步”来保护自己,会不会有律师引用最高检指导拍摄的这部电影要求司法人员采纳自己的观点呢?
这不正是各方面力量推进普法教育、呼吁力行法治进程,包括本号在内的法律自媒体们,所要达到的法律效果和目的吗?不排除有些悲观主义会认为,不过就是一个电影而已,看了之后现实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让更多人的知道正当防卫这一制度的本来面目、知道没有他人的公平正义就不会有自己的公平正义,哪怕不敢当场挺身而出,而仅是网上留言支持一下,谁能否认这就是进步呢?至于那些什么职业形象、片中的质量瑕疵,与之相比,浮云而已!
往期文章:《第二十条》令人感动之余:法条上的权利实现从来不是水到渠成
往期文章:刑事案件律师极简版辩护套路,你见过没有?
往期文章:堵在高速5天,吃光带回的年货...天灾之外,是否应该有人承担法律责任?
为方便与网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本号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其他媒体(不包括朋友圈)进行转载,侵权追究法律责任。